首页>>所有
一位新加坡谜人家里放着三只鼓……(新加坡·微云)
发表日期:2017-10-31 9:01:07 阅读人数:281添加收藏

  我家书房摆着三面皮鼓,依体积大小被昵称为大鼓、中鼓和小鼓。当访客问起这些皮鼓的用途,我总是开心地答说,这些是“谜人三鼓”,是灯谜展猜时使用的。
  收藏三个皮鼓需要空间,刚好我家有。运送皮鼓和鼓架到展猜现场需要车子,刚好我有。收藏皮鼓的负责人必须有时间运送皮鼓,我这个逢谜必到的谜“痴”刚好也有。于是乎,大多数时间,三个鼓都留在我家。
  大鼓重6公斤多,鼓架重1.5公斤,合约8公斤。那是郑泽生老师一向在他负责的谜会上使用,大约前年赠送给谜协作为资产,在大型展猜使用。它身躯庞大,敲起来鼓声震耳,在喧闹的谜台上清晰可闻。由于鼓与架体积较大又沉重,每次展猜还要带上其他道具,因此带它们出门,需要安排另一位谜友同行协助。我们主要在“春到河畔迎新年”的大型展猜项目中使用它,因为在现场除了谜台还有拍卖棚丶歌舞演出等会发出高分贝声量,大鼓最能与之抗衡。想当年,如果我不是被它震耳的“咚、咚、咚”声所吸引,我也不会涉足谜坛,直至今日。
  中鼓重3公斤多,鼓架重1公斤,合约5公斤。中鼓是林月英和我两位谜协秘书乘着牛车水的裕华国货百货公司大减价期间以优惠价为谜协添购的,它在中小型展猜会场使用最适合了。当时百货公司没兼卖鼓架,只得改日到别处寻购。后来我发现我家一张折叠桌子的铁质桌脚尺寸正好充当鼓架,于是就连买鼓架的时间和费用都省下了。手巧的月英姐为不是鼓架的桌脚缝制了一条绒布“围裙”,从此,中鼓就能漂亮地登台出场了。每年的中秋,谜会分散各处,中鼓就与大鼓同时风尘仆仆,随我们东征西讨。
  小鼓和鼓架各重约1公斤,合约2公斤。小鼓扁平,系上带子可以提在手中而不必使用鼓架。那是月英姐自费购买,与中鼓同时购得。小鼓也没有附带鼓架,于是知情的有心人朋友,四处留意,结果在旧货市场发现一副摄影机的三角架尺寸适合,买下赠与充当鼓架。我记得,刚买下小鼓不久,我就把它带到锦茂小学,在20多位五年级小朋友的包围下,为他们上了5节灯谜课。在击鼓猜谜的时段,小朋友们争先举手要求帮我击鼓。被挑中的小朋友,试着一手提着小鼓,一手握着鼓槌,却因为无法控制左右转动的皮鼓和掌握击鼓所需的巧劲,敲出的声音达不到应有的效果,我只好硬下心肠,不让小朋友们掌鼓,由我自己动手。我教过的小朋友们现在应该升上中学了,或许,其中有的继续热爱灯谜,得以参加未来的国际学生灯谜赛,又或许,过了十年八载,其中有的毕业后,有天不小心经过谜台,被“咚、咚、咚”的鼓声唤起那次在锦茂小学灯谜班与灯谜初次近距离接触的心动回忆,而再次投入灯谜的怀抱。
  每次到展猜谜台,在司仪说完开场白后,主桴人接着说,“现在猜谜开始”并在皮鼓上“咚、咚、咚”敲出三下响亮的鼓声,那真是世界上最好听的鼓声。虽然其他民俗如舞龙舞狮的鼓声也令人热血沸腾,但谜鼓三击后的猜谜解谜乐趣,更能吸引谜人。今日谜协是“谜人三鼓”,希望其他谜友努力增进谜艺学习制谜,争取机会担任主桴,那时,谜鼓不够用,“谜人三鼓”走入历史,改成“谜人十鼓”,甚至于“谜人百鼓”的壮观场面,那就值得再次“谜人三鼓”(“鼓掌”的“鼓”)了!
  (注:本文原刊于《中华谜艺》第10期。)

 

原文地址

网友评论

更多

友情链接

闽ICP备13010859号
Copyright © dengmi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灯谜文化网 版权所有
Email:96369420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