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所有
内行看门道,B站元宵晚会灯谜专业解读(郭少敏)
发表日期:2022-2-17 16:28:12 阅读人数:5553添加收藏

  你可能想不到,灯谜居然有这么多style~
  全文五千字,读完需要一定时间。
  虎年元宵,一场精彩大戏——上元千灯会,在B站上演。
  仿古逼真的户外实景
  市井烟火的节日气氛
  温婉动人的故事情节
  原汁原味的歌舞戏曲
  颜值在线的新人明星
  搞笑逗乐的插科打诨
  瞬间引起千万级的网民围观,刷爆朋友圈。
  晚会中,作为元宵节必不可少的顶流——灯谜,丝毫也不显逊色。
  在55分钟的节目时长里,灯谜占了五分钟,打破了历届大型元宵晚会灯谜时长的纪录。
  晚会总共出现19道灯谜。仔细阅读,发觉这些灯谜竟然各式各样,几乎把所有谜语写作技巧用尽,打包呈现给观众。
  (1)
  传统民间谜语
  传统民间谜语,一般以各种事物为谜底,谜面通常四句,甚至更多,讲究押韵,写得像顺口溜,在民间口口相传。
  火树银花月初上,
  红男绿女立粉墙。
  面目可观不知底,
  纸短情长费思量。
  (打一上元特色游戏)
  谜底:灯谜
  谜面第一句写元宵灯彩;第二句把墙上五颜六色的谜条拟人化,写成“红男绿女”;第三句的“面目”“底”一语双关,本意是“面貌”和“底细”,曲解成“谜面”“谜目”“谜底”;第四句把灯谜短小精悍的艺术特征写成“纸短情长”,并指出需要动脑筋,才能猜到谜底。
  这道谜的谜底还可以答成猜灯谜、打灯谜、射虎等跟灯谜游戏同义的词汇。如果谜目改成“打一物”,还可以答成谜条、谜笺等,这也是民间谜语的一大特点。
  在猜灯谜的时候,故意把谜底设计成“灯谜”,很有意思,给人“远在天边近在眼前”的感觉。
  节目之前,我在朋友圈发了这道谜,谜目就是“打一物”,结果好多谜友猜成别的东西。
  这样的灯谜,好比善于伪装的枯叶蝶,就藏在你眼皮底下,但很容易被骗过。
  有纸写不成,
  有药不治病,
  有火难烧饭,
  有光夜才明。
  (打一节庆用品)
  谜底:烟花
  谜面不仅写出了烟花的组成部件、功能特征,还采取了民间谜语的惯用手法——矛盾法。
  民间谜语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允许露面,即谜面和谜底,可以有完全一样的字眼。比如说,这道谜,你要猜“烟火”,尽管“火”露面了,也算你对。这一点,是书面谜语严格禁止的。
  (2)
  歌谣体字谜
  歌谣体字谜属于传统谜语的一种,它的撰面风格和事物谜类似,扣合技巧又偏于文字谜,可以算作民间谜语与书面谜语之间的过渡。
  有撇有捺也有点,
  一横摆在当中间。
  不知为何没有竖,
  原来这字缺半边。
  (打一字)
  谜底:文
  谜面最后一句,暗指“文”是“这”缺了半边。
  我们知道,猜字谜有个诀窍,就是在谜面寻找“母字”。
  所谓“母字”,就是暗藏谜底字形的字眼。这道谜题,把谜面里最不可能、最容易被忽略的“这”字设计成“母字”,营造出“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艺术效果。
  (3)
  会意谜
  会意谜是书面谜语里数量最多、最具代表性的一类。它的一般手法是谜底别解,谜面用各种表达方式,写出谜底别解后的意思。谜面的风格,一般要求短小精悍、言简意赅。猜谜时,既要领会谜面的本意,又要猜想谜底的别意,因此得名。
  撞上财神爷,
  财源滚滚来。
  (打一成语)
  谜底:一触即发(别解成:一接触就发财。)
  站好队,等相会。
  (打一热词)
  谜底:排面(本意是场面,别解成:排着队见面。)
  眼看就要成平局
  (打一京剧)
  谜底:将相和(别解成:将要相互战和。)
  由于谜底别解之后,跟本意相差甚远,趣味油然而生。这也是为什么灯谜能将耳熟能详的词语事先隐藏起来的原因。
  (4)
  网络字义谜
  学习上面三道会意谜,你会发现谜底别解利用的是汉字的一字多义。发,既有“爆发”的意思,又有“发财”的意思;将,既有“将帅”的意思,又有“将要”的意思。
  如果有个字,本来没有某种意思,但在网络上,被网民赋予了一个新义,并流行了起来。这能不能被利用来别解呢?
  回答是肯定的。我们不妨将这种谜,称为“网络字义谜”。
  在里面制造笑点
  (打一成语)
  谜底:从中作梗
  梗,网络用语,指“笑点”,常出现在综艺节目及网络中,如身高梗、谐音梗等,是对“哏”字的误用。
  上面那道灯谜,就把“从中作梗”里的“梗”,从本意“阻碍”,别解成“笑点”。
  (5)
  反扣谜
  反扣谜是会意谜的一种。灯谜作者将谜底别解之后,要怎么在谜面说出来,是有许多表达方式的。可以明说,可以暗说;可以正说,可以反说。反扣谜,就是谜面反着说谜底的别意。
  心系东墙不曾忘
  (打一京剧)
  谜底:西厢记
  谜面说“心系东墙”,可以反面推理出这个人住在“西厢”;谜面说“不曾忘”,反过来就是“记”着。
  (6)
  成句谜
  成句谜也是会意谜的一种。刚才讲了,谜面的表达方式有多种。成句谜,就是指直接引用现成的诗词文句等,来描写谜底的别意。好比我们写文章时,引用成语或别人写过的句子。
  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打一B站热词)
  谜底:精准降落
  谜面引用了杜甫的《春夜喜雨》,表达“春雨来得很准时”的意思。谜底的“降落”,别解成“雨水降落”。
  成句谜引用的必须是流传已久、家喻户晓、意思明白的短语或句子。由于这类语句往往文采和内涵兼具,脍炙人口,对提升灯谜作品的文学性、高雅度,是很有效果的。
  (7)
  借代谜
  借代谜是会意谜的一个特殊品类,指谜底用借代词扣合谜面对应的人、物、地、事件、时间等。
  新年到,新年到,
  昂首挺胸好面貌。
  (打一成语)
  谜底:虎虎生威
  今年是农历壬寅年,生肖属虎,又称虎年。因此,可以用“虎”借代“新年”。
  本谜除了此处的借代别解,“生威”二字全部沿用本意,谜趣稍弱。如果想增强谜味,可以进一步别解,把谜面写成“新年到,新年到,背上书包来学校,昂首挺胸好面貌。”就把“生”字也别解了,“生出”(动词)变成了“学生”(名词),显得更曲折、更烧脑。
  (8)
  白描谜
  当我们要隐藏谜底的某个名词,但又找不到它的同义词或借代词时,怎么办?
  比如梅兰芳里的“梅”和“兰”,想找个众人皆知的词汇来代替,确实不容易。而书面谜语,是严禁露面的,所以谜面又不能出现“梅兰”二字。
  这个时候,就可以采用白描的手法,用简单朴素的词句,描摹出谜底事物的形象特征。
  墙角暗香,
  谷中幽香。
  (打一京剧大家)
  谜底:梅兰芳
  墙角暗香,描写梅花之芳;谷中幽香,描写兰花之芳。
  (9)
  顿读谜
  顿读谜是会意谜中特别有趣的一种。因为它有趣,就迅速在网络走红,成为网络谜友的偏爱。
  所谓“顿读谜”,指别解的时候,阅读停顿的地方发生了变化,跟本意的读法不一样。改变读法之后,经常出现一个新词汇,在原来的本意理解下,却是没有的。
  相当气派
  (打一食品)
  谜底:大排面
  谜底本来读作“大排/面”,指配料为“大排”的“面条”。别解之后,要读成“大/排面”,指很大的“排面”。
  这里的“排面”,就是顿读之后出现的新词汇,是一个网络热词,指“排场、场面”。很大的排场,那不就是“相当气派”吗?
  (10)
  拆字谜
  拆字谜,是跟会意谜完全不一样的一个大类,也是书面谜语不可或缺的一支。它主要是在谜面解析谜底的字形,而解析的过程又暗藏在谜面的本意之后,让人一时不可捉摸。
  雨后山如睡,
  残阳始露头。
  (打一字)
  谜底:雪
  谜面本意是写风景,暗藏两套字形解析:1.山如睡,把山放倒,变成彐,加在“雨”后面,就是“雪”;2.残阳,“阳”字残缺了,剩下彐,露头,“露”字的头是“雨”,彐+雨,还是“雪”。涉及到拆字谜里常用的加减法、方位法、残缺法、旋转法。
  (11)
  半字谜
  半字谜是一种特别好玩的拆字谜,谜面用“半”或“半”的同义词,来提取“母字”的一半字形。由于取哪一半没有明说,所以组合的可能性很多,要很快得到答案,有时并不容易。
  取一半,找一半;
  叔一半,我一半。
  (打一字)
  谜底:戏
  “取”“找”各取一半,“叔”“我”各取一半,都是“戏”。
  这个谜面只能组合出“戏”,但有些就不是这样了。比如“半推半就”,可以是“掠”,也可以是“扰”。
  (12)
  双扣谜
  双扣谜,是指谜面分两次重复扣合谜底。
  上面两道字谜,都是双扣谜。无论是“雪”字还是“戏”字,都被谜面重复解析了两回。
  双扣谜,不仅丰富了谜面的内容,艺术技巧上,也有取法殊途同归的效果,显得更为精妙。
  (13)
  象形谜
  象形谜跟拆字谜类似,但又有本质的区别,可以把它们统称为“形扣谜”。
  拆字谜解析的是谜底的字形,涉及笔画、部首、偏旁等;象形谜也是扣出谜底字形,但它是把字形想象成神似的事物、景象等。
  湖边两栋三层楼
  (打一B站热词)
  谜底:泪目
  湖边=氵,属于拆字谜的手段;目目,就像两栋三层楼,这就是象形谜的手段了。
  (14)
  谐音谜
  谐音谜,指谜底全部或部分换成谐音的其他字眼,从而生出新的意思,类似于谐音梗。在灯谜圈内,谐音的位置是要通过谜格来明确提示的。
  齐天大圣
  (打一希行作品·粉底格)
  谜底:第一侯
  粉底格的意思是最后一字谐音。第一侯,谐音成“第一猴”,齐天大圣,当得起这个称誉。
  谐音之后的新意,往往跟本意大相径庭,能产生强烈的趣味。在今年我为人民网出的冬奥灯谜中,也有一道谐音谜:冰上比赛,不守规则。猜“虾滑”(瞎滑),逗乐了不少网友。有人留言说道:明明很好吃,怎么变成很好笑?
  (15)
  混搭谜
  解读了这么多道灯谜,逻辑感比较强的同学,应该会感觉出,灯谜谜面和谜底之所以能够关联起来(所谓的“扣合”),是因为它们建立了形音义上的逻辑关系。
  前面说到的灯谜,面底之间的逻辑关系,在三要素上都是单纯的,即要么只是“义”(会意谜),要么只是“形”(拆字谜、象形谜)。那能不能形音义混搭起来呢?当然可以。
  前面看样子像云南,
  后面听口音是湖南。
  (打一B站热词)
  谜底:真香
  云南简称“滇”,“真”像“滇”;湖南简称“湘”,“香”同音“湘”。
  谜底“真香”一分为二,前半部分跟谜面是“形”的关联,后半部分跟谜面是“音”的关联,属于“形音混搭”。
  祖父十二月归家
  (打一B站热词)
  谜底:爷青回
  祖父=爷;十二月,拼合起来,字形是“青”;归家=回。
  很显然,这个是“形义混搭”。
  创作混搭谜,一定要慎重。在灯谜圈,这并不是一种受欢迎的手段,经常被批为“杂揉”“断气”。原因是手法不单纯,不伦不类。技术不到家的,很容易整得凌乱不堪。猜射,有时候也相对困难。
  不过这种谜法,并没有在谜圈消失。我想是因为它在解决不易会意、不易拆字的题材时,确实好用。如果比起单纯的手法,混搭能让谜面更通顺,也不妨试试,但前提是,一定要保证扣合脉络清晰、次序井然。
  (16)
  文物结合谜
  我们从民间谜语,谈到书面谜语,通过这么多例子的分析,大家应该能分辨出它们本质的区别。
  民间谜语侧重于描写谜底作为事物属性的形状、功用、特征等,手法一般是比喻、拟人、夸张,大多数没有别解,如果能巧妙植入别解,则更有谜味。
  书面谜语侧重于演绎谜底作为文字属性的字形、读音、字义等,手法多样,共性是别解。
  那么问题来了,这两种谜语能不能结合起来做?
  以前,确实极少这么干的。但最近,谜人们开始认识到,结合起来也未尝不可。民间谜语侧重于“物”,书面谜语侧重于“文”,所以,不妨叫作“文物结合谜”。
  只有五横五竖,
  能写天上地下。
  明明只需动笔,
  偏偏让人说话。
  (打一字)
  谜底:画
  第一句说“画”字看着有五横五竖,这是“文谜”手段,拆字;第二句说天上地下、大千世界都可以入画,这是“物谜”手段;第三句说画画要动笔,这也是“物谜”手段;第四句说“画”读“话”[huà],这又回到了“文谜”手段,提音。
  文物结合谜,让灯谜创作技巧不显单调、加倍丰富,值得提倡。
  这些灯谜,大部分由翔宇灯谜团队原创,有几个为旧作修改。
  两个多月前,我们就接到了晚会导演的邀请,在读透节目创意之后,开始创作。
  从三人创作的近百道谜语中,经过反复多次的遴选、修改、润色、完善,最终定稿了二十多道,编入晚会的文案。而最终跟网友们见面的,只有这十九道。
  刚看到入选文案的灯谜作品时,我只是感觉导演很有眼光,在谜面上口、谜底熟悉、题材火热、扣合严谨、别解趣味、情景契合等方面,都有相当专业的把握。现在细读,竟然发现这些幸运“露脸”的灯谜,古香时艳,个个不同,一谜一式,五花八门,几乎囊括了所有谜法。这个结果,是我们始料未及的。
  不得不说一句,感谢B站!让灯谜文化得到一次尽情的展示。也许,因为今年是虎年,是灯谜的“本命年”,才有这样的好运。
  愿谜人们写出更多新颖有趣的灯谜,愿灯谜文化越来越多姿多彩,越来越打动人心!

 

原文地址

网友评论

更多

友情链接

闽ICP备13010859号
Copyright © dengmi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灯谜文化网 版权所有
Email:963694202@qq.com